关于太原理工大学考研“黑”的问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初试公平性
有观点认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初试是公平的,尤其是专业课的命题和评分相对公正,虽然存在个别专业或年份题目难度较高的情况,但整体上是公正的。
复试环节
复试环节由理工大学控制,被认为是公平和透明的,尽管存在极低的概率,个别关系户可能通过操作成功,但对整体公平性的影响很小。
招生政策
太原理工作为一所末流211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透明的情况,例如招生数据不公开,部分招生环节不够透明,导致一些考生认为存在暗箱操作。
学校在研究生招生中更倾向于招收985和211高校的调剂生,而对一志愿双非考生不太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平性。
地域歧视
有观点指出,太原理工大学对外省考生歧视较少,但对山西本地考生存在严重的歧视现象。
综合性价比
由于山西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太原理工大学在考研生中的综合性价比不高,很多考生将其视为调剂院校,甚至不愿意调剂到该校。
报考和调剂建议
有建议认为,双非考生不建议一志愿报考太原理工大学,而更适合于调剂到985或211高校。
另外,有观点认为,太原理工大学在复试刷人较多,尤其是对本科学校背景不佳的考生,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校“黑”,而是为了确保招生质量。
结论:
太原理工大学在考研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招生政策的不透明性和地域歧视方面。然而,从整体来看,初试和复试环节还是相对公平的,尤其是专业课的命题和评分。建议考生在报考太原理工大学时,要慎重考虑其招生政策和自身背景,以增加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