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专升本后考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术基础和专业知识不足:
大专生的学术基础和专业知识相较于本科生较为薄弱,研究生教育对学术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专业化。大专生在专科阶段可能没有接触到足够深入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缺乏必要的学术基础,直接考研可能会面临学习难度较大的困境。
经济压力:
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大专生来说,考研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专升本的学习周期较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业,更快地进入职场,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竞争压力与成功率:
考研的竞争压力较大,录取率相对较低。随着大学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这使得大专生在考研中的竞争力更加薄弱。相比之下,专升本的难度和竞争压力较小,成功率相对较高。
报考限制多:
专科应届毕业生不能考研,至少一年后才能报名。这一年的间隙会让专科生面临艰难的抉择:先工作还是先考研?如果先工作,离开了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校,学习效率和心态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一年后工作稳定了,还想辞掉工作再回学校吗?人都是有惰性的,改变当前的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专职考研,要面对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巨大压力,不是左右人都能承受这样的压力。而且除了毕业时间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有其它限制,例如需要发表论文、英语过四级、提供本科成绩、不允许跨专业等等,都显著增加专科生考研难度。
考试内容多:
专科生在复试时一般都需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只有几个专硕学位的专业不需要加试。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且加试成绩必须合格,否则直接淘汰。所以专科生除了准备初试、复试内容,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准备加试,无疑又增加了考试难度。
学历起点低:
专科生的学历起点低于本科生,所学课程和专业训练也比本科生少。而考研是专科生与本科生一起竞争读研资格,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有可能竞争得过对手。
高校出台各种限制条件:
很多名校的某些专业已经开始不招收统考硕士生,只招推免生;而有些院校也开始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本来专科生考研竞争压力就很大,很多院校还只招本科生,留给专科生的院校越来越少,考上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低。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并没有对专升本的学生参加考研设置额外限制,但考虑到学术基础、经济压力、竞争压力、报考限制、考试内容等多方面因素,部分专科生选择专升本后再考研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在选择是否专升本时,建议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