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加分竞赛包括以下几项: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快速成长的机会之一,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或研究报告撰写等工作也是研究生阶段必要的素质之一。通常会在每年的3月前完成申报。“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3-5月参赛报名;6月高校初赛;7-9月省市复赛。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赛下设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在时间安排上,通常是4月至5月省级预赛;6月9日前进行项目申报;7月至8月进行大赛复赛。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北京大学承办的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竞赛,是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
数学建模类竞赛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等众多领域,综合获奖率30%左右。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ICPC):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数学建模竞赛,适合理工经管医农各类学生参加,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论文撰写、文献阅读、数据处理等能力。
电子商务“三创赛” :内核偏向于“文”一点的创业大赛,突出“电子商务”属性,适合经管大类学生。外研社杯:
英语类竞赛,适合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比赛内容包括英语写作、演讲等,得奖相对容易。
其他竞赛
西部计划:
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的计划。
三支一扶: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特岗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赴外汉语教师: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大学生村官: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
应征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这些竞赛涵盖了创新创业、数学建模、英语能力等多个方面,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选择合适的竞赛参加,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