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检测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本相似度比对 :通过对比论文文本与已有文献、网络资源等的相似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抄袭行为。查重软件和系统:
利用查重软件和系统将待查论文与已有文献进行比对和匹配,生成查重报告,展示出文本重复度和文本相似度。
检测标准
文本重复度:
指论文中与已有文献或其他学术作品存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部分所占的比例。通常,文本重复度越高,论文的原创性越低。
文本相似度:是对整篇论文与其他已有论文或文献进行比对,通过算法计算相似度的程度,以判断论文是否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
检测结果处理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即去除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文献后的文字复制比。不同比例的处理办法如下:
小于或等于15%:视为通过检测。
大于15%且小于或等于25%:需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检测。第二次检测仍不能达到标准者,取消本次学位申请资格,半年后方可重新提交检测。
大于25%且小于或等于40%: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不少于3人的学科专家组对该论文进行复核,确认情况属实,取消本次学位申请资格,须经半年修改后方可重新提交检测。
抽检程序
抽检对象为拟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100%参加检测,非全日制研究生暂定50%参加检测,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
检测时间为送审论文提交截止日之后三天内完成,复检时间在首次检测公布结果1周后进行。
检测结果以“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为主要指标,总文字复制比在10%及以下、段落复制比在20%及以下的论文,进行正常评审。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检测时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答辩学期的开学初,第二次为研究生论文答辩定稿后至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前。
检测系统:采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处理:第一次检测结果文字复制比不高于10%且总引用率不高于20%的论文,可送审。第二次检测结果由导师审查并认定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认定结果做出具体处理意见。
这些办法旨在确保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原创性,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建议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的独立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