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考研目标是什么

洛森百科 · 2024-12-26 07:35:33

材料考研的目标可以总结如下:

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

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厚的专业知识。

受到良好工程技术和试验技能训练。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识各种新材料的研制、加工和测试分析技术。

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具有用本专业知识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试验技术训练。

具有创新意识和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与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内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

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

先进材料制备、设计与开发,如高性能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功能与智能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先进材料加工(合成、制备、加工)与过程控制,如液态成型技术、塑性成型技术、现代焊接与连接技术、热处理CAD与智能化技术,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测控自动化技术和现代表面技术。

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材料强度与力学行为,材料表面工程及腐蚀防护。

学习年限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生

学习年限为二年半。

总学分≥30,其中课程学分26、讲座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课≥18。

半脱产硕士研究生

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全日制硕士博士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3~6年,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

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须参加学术讲座7次以上,3个前沿系列学术讲座,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在申请答辩前交院研究生教务登记。

博士生在作论文期间,要完成一项模拟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在研究室报告并经导师签字,于申请答辩前交院研究生教务登记。

博士生应以教师身份进行一定教学实践活动。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成文后,应在正式申请答辩前六个月,在研究所(室)做一次论文学术报告。

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博士生必要时可聘请副导师。

指导教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在入学后三周内进行局部调整。

研究生应参加课题组、研究室(或教研室)的专题讨论,或其它学术活动。

学院研究生培养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一次博士生座谈会,了解课程、论文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上是材料考研的目标,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和学分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