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长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知己知彼
考研与高考的区别:考研不仅仅是刷题,还包括择校、搜集资料、制定复习计划、平衡本专业课程、复试流程等。
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资料:认真选择能力范围内、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资料,避免盲目跟风购买各种辅导书。
制定复习节奏
有复习节奏但计划别太细:不必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只要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即可,避免因计划过于详细而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具体复习计划
大三下学期:背英语单词(三遍以上),看数学课本,做课后题,归纳知识点。
暑假:数学使用李永乐《复习全书》,重点是对知识的梳理;英语做阅读,如吴永麟的阅读100篇或张锦芯的阅读200篇;专业系统看专业书,做笔记。
预备阶段:目标院校和专业选择,英语每天2.5小时学习,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
第一轮复习:每天2小时英语,1小时背单词,1小时阅读理解专项练习;每天1.5小时数学,做基础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和基础题;每天1小时专业课。
第二轮复习:每天1个小时英语,0.5小时单词,0.5小时阅读理解;每天2小时数学,学习标准复习全书;每天1小时专业课。
第三轮复习:每天1.5小时英语——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每天2小时数学——标准复习全书;每天2小时专业课;政治0—0.5小时。
未来规划
学术发展:阐述在考研之后,想要进一步深造的目标,包括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是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职业发展:明确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方向或行业,说明目标职位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学历的要求较高,并强调考研学习所带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强调考研能够培养自律性、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成为一个更为全面发展的人。
时间规划
从现在到5.1考研预备期:英语学习2.5小时,专业课1小时,院校专业的选择,全年规划安排细节。
5.1--5.1基础学习期:英语2小时,专业课3小时。
7.8--9.1暑期:建议在校学习不回家,选择一个学习氛围好的学校,每天的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
心态调整
保持激情和动力:在考研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记录自己的承诺和收获,享受考研的过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规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安排考研的复习进程,确保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