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研血液循环

正经的知识 · 2024-12-26 23:36:00

关于生理学考研中血液循环的考查内容,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动周期:心脏完成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包括心室充盈和射血的动力学原理。

心音:心脏收缩和舒张时产生的声音。

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衡量心脏泵血效率的指标。

心泵功能的储备:心脏在最大输出量之外还能增加输出的能力。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等。

心功能的评价:通过心音、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法。

冠状动脉循环

特点和调节: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富含氧的血液,其流量受心肌代谢水平、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

动脉血压

正常值: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形成和影响因素:心脏射血、外周血管阻力、大动脉弹性。

微循环和组织液

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涉及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支配: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通过局部代谢产物调节血流。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涉及压力感受性反射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

特点和调节:冠脉血流受心肌代谢水平的影响,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复习要点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和局部血流调节。

举例说明

冠脉血流量的调节:心肌代谢增强时,ATP分解生成ADP和AMP,然后又被分解产生腺苷,腺苷具有强烈的舒张小动脉作用。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实现,当血压升高时,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减小,血压下降。

以上是考研生理学中关于血液循环的要点。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