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考研涉及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理论课程 :包括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美学等。这些课程有助于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舞蹈技巧:
根据选择的舞蹈类型(如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需要掌握相应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包括基本功训练、舞蹈编排、舞台表演等。
舞蹈创作:
研究生阶段可能要求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包括编写舞蹈剧本、设计舞蹈动作、组织舞蹈表演等。
舞蹈研究:
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舞蹈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分析某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形式、社会影响等,这要求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舞蹈教学:
部分学校可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可以选择担任助教或进行实践教学。
复试内容
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综合素养,1小时笔试,分值100分(不计入复试总分),要求及格(70分)。专业面试:
包括剧目表演(不限舞种)、芭蕾舞史口试、对本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认识与分析、专业方向的思考、回答考核小组提问、现场抽题等,分值100分。
外语口语:
包括英语听力(30分钟)、英语口试(5分钟),分值50分。
总成绩计算办法 1. 复试总成绩 = 英语听力和口语得分×20% + 专业面试得分×80%。 2. 初试与复试的成绩权重(分数)比例为1:1。 参考书目
1. 《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隆荫培、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
2. 《西方芭蕾史纲》朱立人,上海音乐出版社。
3. 《新中国芭蕾舞史》邹之瑞,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议:
明确研究方向:
确定是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内容和技能。
加强专业技巧:
尤其是芭蕾舞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这是面试和复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阅读和研究:
除了参考书目外,还可以阅读相关论文和期刊,以增强对舞蹈历史和理论的理解。
准备面试:
熟悉面试流程,准备好可能的问题,并进行模拟面试练习。
注重实践:
如果有机会,参加舞蹈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编排能力。
通过以上准备,可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并在研究生阶段获得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