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通信专业很强,且招生人数多,录取比例较高。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含软件)专业很强,就业不错,对外招生人数较多,预估在100人以上,报考人数不多,录取比例较高。
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类专业实力强,材料学专业不错,招生人数多,录取率高。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专业很强,招生人数多,相对好考,进复试后被录取的把握较大,同时经管类专业实力也不错。
中国农业大学:
各个学科门类齐全,实力强,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少,报录比基本是2:1,进复试后录取概率很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仪器及数学学院复试录比分别为101%、104%、100%,基本等于只刷掉少数人。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全日制拟招生269人,复试线290分,一志愿进复试人数263人,拟录取262人,接近等额复试。
南开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等文学类专业进入复试的人数和最终录取的人数一致,实行等额复试。
西北大学:
法学院全日制法学硕士专业,去年拟招生25人,进入复试25人,一志愿复试结果显示25人全部拟录取。
复旦大学:
微电子学院因扩招,实际录取人数远超过计划人数。
重庆大学:
具体数据未提供,但通常被认为是复试相对容易的学校之一。
北京大学医学部:
在医学领域具有高声誉和实力,专科考研复试通过率较高。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在工程管理领域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专科考研复试通过率较高。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计算机领域具有强实力和声誉,专科考研复试通过率较高。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高研究水平和实力,专科考研复试通过率较高。
南京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在化学工程领域具有高知名度和研究实力,专科考研复试通过率较高。
辽宁大学:
世界史专业一志愿考生实行等额复试,进复试人数较少,需要接收调剂。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基本上实行等额复试,等额录取。
四川大学:
法学院中宪法与行政法、人权法、环保法专业都是等额复试,进复试人数等于拟招生人数。
这些学校和专业在考研复试中相对容易进入,但具体录取情况还需结合每年的报考人数、考试难度和学校的招生政策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背景和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