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考研难度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研人数逐年增加
考研大军逐年壮大,尤其是近些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21年报名人数高达377万,预计2022年会突破400万人。人数的基数增大,即使有扩招政策,也无法完全稀释增加的部分。
报录比升高
很多热门的院校和专业报录比居高不下,一些超级热门的专业甚至取消本科。扩招政策主要面向理工类、公共卫生类、师范类专业,其他专业、其他院校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压力是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许多就业困难和对工作不满意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研究生考试录取率低
研究生录取率大概在30%左右,每年有70%左右的考生考不上。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上研究生的几率变得越来越低。
面临的诱惑多
在研究生考试备考期间,考生面临很多诱惑,如别人出去游玩、聚餐、看电影,而考生却需要在自习室里学习。此外,有学生获得了保研名额,而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需要辛辛苦苦准备七八个月。
没有完善的学习体系
研究生考试没有像高考那样完善的教学体系,需要考生自行摸索学习,特别是专业课。
时间投入大
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包括复习、备考和模拟考试等,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挑战。
专业知识要求高
考研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这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的学习和积累。
心理压力
考研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过程,从选择专业和学校到准备考试,再到面试和录取,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带来压力,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和策略
考研要求考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这需要考生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考试难度增加
考研的考试内容和题型相对复杂,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一些专业还涉及到实验、论文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这给考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综合素养考查的强化
研究生考试越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与知识整合能力,试题开始打破常规记忆型题目为主的模式,转向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为导向的命题风格。
综上所述,全国考研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考研人数增加、报录比升高、就业形势严峻、录取率低、面临的诱惑多、缺乏完善的学习体系、时间投入大、专业知识要求高、心理压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调整、考试难度增加以及综合素养考查的强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