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传播学考研笔记的方法如下:
理清逻辑
阅读参考书后,首先要厘清书的逻辑,包括章节分布、每章内容以及小节分析。例如,《传播学原理》第一章可以分为传播的含义、类型、起源发展和学习的意义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又可以细分为几大点进行分析。
确立框架
系统整理和归纳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最常用的是5W框架,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在这个大框架下,可以延伸出小框架,如在效果分析中按照“强弱强”的逻辑进行整理,受众分析可以按照受众观的变迁进行整理。
细化内容
将不同书本上的知识点糅合到一起,相互补充。例如,《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教程》和《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的知识点可以相互补充。同时,对一些传统理论进行细化解读,包括理论背景、假设、内容、后期发展、评价以及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变化。
案例补充
多关注时事,将一些典型实例与知识点相结合。这样既能帮助理解知识点,又能在答题时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融合比较
将真题融入大纲中进行全面复习,找到重点。在前期和中期重点复习这些知识点,后期则结合热点进行复习。例如,将传播结构与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整合和比较。
专题整理
整理专题笔记,将知识点重新梳理并整合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专题可以包括舆论监督的困境与措施、后真相的原因与影响等。专题笔记应包括名人名言、小标题、答题框架和专业术语,并且多看一些公众号,进行专题分类。
使用工具
可以选择手写或电子笔记。手写笔记有助于强化记忆,电子笔记则可以随时修改和添加,并且可以使用幕布等软件生成框架图,使知识体系更加直观清晰。
不断补充
笔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增添新内容。在背诵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积累热点和训练论述题的答题思维。可以结合中传、浙传的真题进行输出,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形成一份系统、清晰、实用的传播学考研笔记,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