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留学生上课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真情化教学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外国留学生在文学欣赏课程中应注重真情化,避免填鸭式教学。教师应抓住人类世界的共同特点“真情”作为教学重点,使留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体验。
简约化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选择少数经典篇目,以欣赏为主、学习为辅。避免一蹴而就的想法,注重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思维差异,尽量做到简约化。
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中应秉持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误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传递正能量。
写作能力
留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在一小时内就所给题目写出250~300词的短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基本正确。同时,能够就听懂或读懂的材料写出内容摘要或评论,重点明确,用词基本准确。此外,还需能够写简短应用文,格式规范,语言基本正确。
英汉互译能力
留学生应初步掌握英汉互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能够翻译一般性文字材料,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符合英汉语表达习惯。英译汉的速度要求每小时为230~250字。
口语能力
留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英语口语能力,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流基本顺畅,言语基本得体。能用英语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向外宾介绍我国的文化与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阅读能力
留学生应能基本读懂常见语体和题材的文字材料,能在理解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120~16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以75%为合格。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课视需要和具体情况安排,但每月至少应保证两次辅导课。辅导课以听说训练为主,组织收看录像和电视节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同时为学生答疑并进行必要的教学辅导。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要有备案,不允许在课程考试后随意变更。学生未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半以上者,不能参加课程终结性考试,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
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具体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这些要求旨在帮助文学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文学课程,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