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合格评估的申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自评支撑材料的准备
专业需填写《自评支撑材料》,包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按教务处文件规定的成建制实验室名称填写,涉及到由其他学院完成的实验实习课程,由本学院提出课程名称,课程归口单位提供设备清单给开课学院汇总到本专业仪器设备一览表中。
课程评估对象和等级
评估对象为开设满1轮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以及开设满3轮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选修课程,相应课程每一轮至少须满16学时。
评估等级分为两类:合格和不合格。
评估程序
课程组自评: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对照合格课程建设要求和指标,开展自评,填写《合格课程申请表》和《合格课程评价表》。
教研室审议:课程组自评后,将《合格课程申请表》交至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对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审议,形成初步意见。
学院审定:学院成立验收专家组,对被评估的课程进行逐个评价,同时形成明确的审定意见。对评议合格的课程,汇总上报学校;对评议不合格的课程,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重新进入建设过程。
学校审核及抽检:学校成立合格课程评估验收审核组,负责对各学院上报的合格课程进行审核备案,并适当组织抽检。凡通过学校审核的合格课程,发文予以认定,相关材料存入教师教学业务档案。
时间安排
各有关教学单位应于规定时间前完成本批合格课程的评估工作,并将相关表格和汇总表报教务处,电子版发送指定邮箱,联系人及电话详见通知。
材料准备和提交
相关学院需认真学习评估方案,准确理解和掌握指标体系等级标准内涵和要求,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撰写自评报告,填写相关表格并收集相关佐证材料。
材料需按照《评估方案(修订版)》中的二级指标进行整理和分类归档,每个二级指标至少准备一个档案盒,每个档案盒内编写好相关附件材料目录。
学校将视情况组织现场考察,相关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word版、PDF版)需一式一份送教研科,提交时间截止于规定日期前。
建议各学院和相关专业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和要求进行申报和准备工作,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