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学科门类和专业类
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
目前共有12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本科专业类共有93个,分别隶属于上述12个学科门类之下。
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
教育部每年更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高校本科招生专业按照更新公布的《专业目录》执行。
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
增设、更名专业类,或调整专业类下设专业,原则上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调整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审议。
高校申请增设专业(不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原则上应列入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
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
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专业优化与升级
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省级统筹指导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及时提出反馈意见。
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
申请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或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按照教育部网上服务大厅的要求进行审批。
其他专业设置、调整、备案和审批工作均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服务平台进行。
这些措施旨在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